梵高的星夜
Posted
很久以前,读过背包客小鹏的游记,其中有一篇写梵高的,得知这位艺术家生平非常困苦,画画就是他的全部,最后37岁的他在麦田里自杀了。 后来看了一部关于他的动画电影【挚爱梵高·星空之谜】,感受到一颗温柔的内心,或许就是要有对这世界的一片柔情,才能画出这样的色彩吧。没有接触过他的人一般会有这样的印象,疯狂、不被人理解、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妓女,精神病,自杀。 貌似这些都是艺术家们“该有”的特质。在看了《渴望生活·梵高传》之后,才知道这些主观的偏见是多么无稽。
书的作者在梵高死后两年看到了梵高的画,被震撼得无以言表,决定走访梵高从小到大生活过的一切足迹,试图从各方面了解和理解这个艺术家。我相信传记的大体真实性,不愿去猜想哪些内容是作者假象的,哪些又是经过夸张润色的。 与普通传记不同,很多传记都是自己写的,难免有“这就是他以为的自己”的说法;另一些由他人写的传记,很多还在世的本人和周遭的人都能提供纠正或抗议的声音,也可真实或润色。写梵高这本,跨越了梵高走南闯北的各种痕迹,不同时期接触的不同的风景和人,没有一个统一的对他的偏好或抨击,这就是一笔一画描绘出来的真实的灵魂。 看书才得知,梵高家在荷兰是一个很大的家族,家中大多数成年男子都在从事画商的工作,每一代人会出一名牧师,大家的生活都富足体面。文森特也本该走这条轻松顺畅的人生路,但阴差阳错的人和事,让他的一步步选择都偏离了正常幸福的人生。
这两天看到梵高在海牙时期的生活,字字句句都让人感叹和哽咽。房租都交不上的他,三天不吃饭也要画,有一点点钱就拿去雇模特去了,没钱雇模特就去三等车厢观察和画。没钱吃饭,没钱买床和家具,发烧病倒,这些从来没被他当做借口,他就是要画。所有人都否定他,但他自己相信自己,当有一点点肯定的声音的时候,他比谁都激动而更有动力。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幅画里是否有激情。
一个人想坚持自己真的很难,稍微有一点否定的声音,很多人就会否定自己,退缩放弃。还有很多是在还没迈出步伐之前就已经否定自己了。何况这在和平富足的年代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。而梵高内心的那团火,愈烧愈烈,困苦磨难、家庭决绝、爱情悲惨、同行抨击,从来没有浇灭那团火。你走近看,星夜中一共有十一颗星,和一颗亮得炫目又温暖的月亮。这一笔一画,这每一抹色彩,现在能存在于世间,真的是太不容易了。